这些日子她精打细算着过日子,可是只出不进的现状,存折的钱只会越来越少,这又成了压在王秀英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从枣林村回家,王秀英每天一早割些新鲜的韭菜,带着王秀诚蹲在集市的角落,希望多少能够贴补些家用。
只是能卖出去的时候实在是少数,算有人同情怜惜他们姐弟,也不会次次都来他们姐弟这里买,更何况他们的后院的菜既使看着更水灵,也不过只是大路货罢了。
王秀英心里倒是有几个可以赚钱的点子,毕竟她有着前世的记忆,总能别人更先知道历史的发展脚步,只可惜现在还不行,还得再等一些时间。
等到来年五月,央会肯定农村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作法,并在沿海地区设置经济特区。
届时y县也会有样学样,先是在县城办起小型农用物资交易市场,然后从农用到家用,渐渐涉足生活各种领域,慢慢从小到大,最终造了闻名世界的小商品批发城。
只是拿到那里的摊位并不容易,钱是一方面,时机更加重要。
前世王秀英初毕业后进了戏校,对y县小商品批发城的发展也只知道个大概的时间点,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虽然很快她会去县学,但是并不等于她能得到第一手的消息,毕竟作为学生学习者第一要务,学校内的消息也会十分闭塞。
手的这点钱,既要交纳姐弟俩的学费书本费,还有生活费的支出。
要抓住机遇,王秀英明白她不但不能总动用存折里的钱,还得设法让存折里的钱多起来才行,否则算她别人点了先机,没有启动资金,一切也是枉然。
于是整个暑假,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十三岁的王秀英带着七岁的王秀诚在集市的角落占了个位置。
姐弟俩面前总是放着一只竹编的小箩。
小箩虽有些旧了,却被涮洗得很干净。
小箩里不是放着被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香韭菜,是捡洗得干干净净水灵灵的小青菜,颗颗翠绿欲滴,只是少有人问津。
这是个经商还被说成投机倒把的年代,虽还是有不少人趁着赶集,将自家地里的产出青菜、萝卜挑来卖,换些小钱再买些家里必须的油盐或给孩子积攒学费。
只是这里不过是z省东部山区的一个小集镇罢了,除了那少数几家吃公粮的,几乎家家都会在门前屋后弄点地种些蔬菜,因此除非种出些稀罕的蔬菜,自然是卖的人多买的人少。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