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野回了老家一趟,小住了几天,心情好了许多。这么多年了,老太太依旧很想念这个没有过门的媳妇。西野上大学的时候,周红缨经常带着孩子去看望奶奶,送点生活用品,因此婆媳感情较深。
一说起儿媳周红缨和孙子西周的事,老太太总是叹气流泪。至于何晏的亡故,老太太一点也不难过。
老太太说,自从西野和何晏在一起,老家祸事不断——西野的父亲上山砍树摔断了腿,然后又是家里喂的猪一年死一个,再后来就是西野的大哥在单位出事了......哎,何晏就是个扫把星!
这分明是偏见嘛!在老太太的骨子里,“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观念根深蒂固,儿子娶了一个做生意的女人,放着好端端的书香世家媳妇不闻不问,她是有点想法的。
而今何晏没了,儿子又回到了身边。回来的当晚,老太太和儿子说了好多好多的话,一直到深夜才睡去。
老太太说,亏欠谁,也不能亏欠周红缨。没有周红缨的大力支持,西野是不可能上完大学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周红缨有恩于我们,回报不说,总得知道她在哪,过得如何,才心安啊!
母亲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做人的道理还是懂的,句句朴实,字字真心。西野默默听着母亲的唠叨,自知对不住周红缨娘俩,没有和母亲争辩。
父亲是个闷罐子,在一旁抽着水烟袋,等老太太说完了,他才蹦出几句:“娃啊,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都有三个孩子了,养家糊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你这兔崽子倒好,我辛辛苦苦送你上学,好不容易吃了份皇粮,却自个不要了,你说你对得住列祖列宗吗?”
“爹,孩儿有自己的想法,教书我注定要穷一辈子,没钱没地位。我不甘心。”西野小声的回答。
“你不要脸,我还要脸。你把工作辞了,乡亲会怎么说?你想过我和你妈的感受没有?”父亲敲了敲烟斗。
“嘴长在别人身上,他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呗。”西野豁出去了。
“孩子他爹,儿子都这么大了,儿大不由娘。他从省城大学毕业,又回到大山教书,也是委屈了他,我相信他一定有更好的打算,才做出这个决定的。”老太太的思想还是很开明的。
“他有个屁的打算,我还不知道他那几把刷子,不切实际吹牛在行,真正做事的时候心里就没有个准,如木头一样滚到哪算哪。”
“人是会变化的,那年我们家欠农业税,乡干部们逼得紧,还不是他回来一席话让那伙土匪知难而退,同意缓交农业税。”
“就你儿子聪明!他要是识大体的话,就不会有放着好好的班不上,说什么要去外面闯荡一番。难道端着国家的饭碗不比打工强吗?”
“我儿子不是你儿子呀?你个死老头子。”
“不是我儿子,我没有这样的不孝之子。”
“老头子,孩子好歹也是喝过墨水的,不像你一辈子守着几亩薄田,以为自己教了几年民办,就老子天下第一了?我跟着你几十年,受的苦还不够多吗?”
“爹、妈,你们两个别吵了,我对不起你们的养育之恩。父母在不远游,这一次我真的要让你们失望了,无论如何我是不会回学校上班了的。”西野不想父母亲因为自己的事闹别扭。
“这样吧,这是我这几年跟何晏在一起攒的10万,我一分不要,存折你们拿着,需要的时候,自己去取。”西野将一张存折恭敬地给母亲。
“孩子,我们节省点就行了,这些钱你拿着。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啊。”母亲执意不肯收。
“你不要,我要!”父亲一把夺过了存折,“算你还有点良心,兔崽子。我养你养了十多年,还不止花了十万呢。”
“老头子,这钱不能要啊。”
“我们都老了,儿子孝敬我们,天经地义,有什么不能要。”
“儿子没有工作,出去打工身上总得留个千儿八百的呀。”
“你老婆子瞎操什么心,即使他在外面落难了,身无分文,也有法子的。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呀,呵呵——”父亲收好存折,屁颠颠地去看《焦点访谈》了。
“哎——我说你这老头子,孩子还没有出门,你尽说些不吉利的话......”母亲很忌讳这些的。
“妈,没有什么吉利不吉利的,爹就这德行,别和他一般见识。”
“孩子,这次去广州人生地不熟,你还多带点钱为好,万一找不到工作,回家的车费也不用犯愁。”
“放心好了,我那边有熟人。”
“那就好,是你同学吗?”
“嗯。”
“男的还是女的?”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