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二章 权谋(第1 / 2页)

“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卢小闲微微一笑,“万国俊这一招虽然狠毒,但他走的是歪门斜道,所以刺史大人根本就不必为此忧心!”

冯君衡怔怔瞅着卢小闲,分明是要命的事情,为何到了他这儿却变的如此轻描淡写。

卢小闲这么说并不是不负责任,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他不能不承认,万国俊是个出色的权谋家,也是他出道以来遇到最难缠的人物。但是,万国俊也有他的弱点。

其一,是他的自认聪明。

善于搞权谋的人都自视甚高,觉得能够洞悉人心,能够运用手腕,在一次次算计别人的过程中获得甜头,然后在这种激励下,就会滥用这种智慧,不断地频繁操作,占别人便宜,让周围的都感觉到他的权谋存在。在对待冯君衡的这件事情上,万国俊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他认为潘州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当中,殊不知有些东西他并不掌握。

其二,是他过于迷信权力。

善于搞权谋的人大多都迷信权力,他们觉得拥有权力就能够为所欲为,权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实际上,权力只是谋略中最大资源的一种,而不是全部。当权力在谋略中所占比例过大时,谋略就不知不觉中落了下乘。万国俊便是如此,他能写出权谋经典《罗织经》,按理说对此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但权力却让他有些迷失了。他认为有武则天做靠山,就可以无所不能,为此不惜得罪任何人。如果他不是监察御史,如果他不是皇帝派的钦差,他现在所用的这个法子,根本就拿不上台面来。

其三,是他过于轻视对手。

在万国俊的心目中,他认为冯君衡翻不起什么大浪来,只有任他宰割的份。如果没有卢小闲的出现,也许真是这样的结果。可卢小闲既然要管这事了,就没这么简单了。要知道,卢小闲可是师承“九五门”,专门研究各种谋略,说起来也算科班出身,比起万国俊来并不逊色。

听了卢小闲详尽的分析,冯君衡心里敞亮了,原来万国俊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对付,这让他心中的惶恐减轻了不少。

论起做官和治理州县,冯君衡自认为能力不差,但论起搞权谋诡计,那就逊色多了。至少,比起眼前这个少年,他就大大的不如。

“那我应该如何应对他?”冯君衡虚心求教。

“事有不可拒者,勿拒。拖之缓之,消其势也,而后徐图。”

卢小闲的语气温和平静,冯君衡似乎想到了答案,却又把握不住,如袖底风、指间沙,瞬息流转。

“你能说的详细一些吗?”

“其实很简单,一个字,就是‘拖’。”卢小闲解释道,“万国俊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这个法子,逼你做出格的事,再以此为由来收拾你!所以,你必须先答应他,同意去赴任,然后再用各种方法拖下去,这事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卢小闲的意思很明确,有些事情无法拒绝的时候,就不要对抗,而是通过拖延时间来化解对手的能量。在消磨了对手的能量之后,然后才能慢慢对付。

每个人都有不情愿做某事,而拒绝别人的时候,比如借钱,但是如果明着拒绝伤及感情,不拒绝伤及自己的钱包。所以,能做的就是不表面拒绝,这样能够保留彼此的面子,拒绝要放在暗处。

至于“拖”,这可是后世经典的蘑菇战术:肥的拖瘦,瘦的拖死,不是不办,而是缓办。

“可是!”冯君衡心中还是有顾虑,“要是我答应了,他立刻让我去赴任如何是好?”

“绝对不可能,他没这个本事!”卢小闲言之凿凿,“如果真是这样,他就不会在潘州待一个月后,才告诉你这件事。如果我没猜错,这事是他自作主张的。”

任命一州刺史,要由中书省奉旨写好制书,经门下省审查通过后再由皇帝批准,将御批原本存档,另抄副本送尚书省,最后才能办理正式手续。这些过程,在前世读唐朝历史时,卢小闲就已经知道了。再加上向杨思求证过,所以他判断这肯定是万国俊搞出来的幺蛾子。

“什么?”冯君衡吃了一惊,“他敢假传圣旨?”

“你可别忘了,万国俊是大名鼎鼎的酷吏,有什么他不敢做的事情?”卢小闲冷声道,“再说了,他也没有当场宣读圣旨,就算事后追究起来,他完全可以说是为了试探你才这样做的。你若不同意去赴任,那就说明他的试探是有效的,不仅他可以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而且这屎盆子也会扣在你头上,你是有苦说不出!”

冯君衡恍然大悟,不住的点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