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荒漠深处的星舰 第四十七章 冰簇雪原(第1 / 2页)

人类最伟大之处在于文明的积累和传承。先贤曾经说过,我们都是站着巨人的肩膀上砥砺前行,对于先驱者,我们心怀感恩,对于后来者,我们甘为脚石。

奎因脱下帽子置于胸前,望着那艘悬挂在冰山崖壁的残船,致敬。

宁安从随身携带的光脑里迅速调出了有关先驱者号的资料,虽然只有寥寥数笔,还是写出了冒险家里昂·约瑟尔伟大的一生。

“作为伟大的爱斯基摩人,如果不能长眠于天空之上,只好沉睡于深渊之底,森女为其织床,月神守其梦!”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宁安心中那点迷茫像是被清风拂过,迷雾渐去,何去何从不如遵循本心。是什么让里昂能够踏足山巅谷底,除了单纯的喜欢,更多的是冒险精神!曾经他也是个平凡的人,只是人间烟火的一个小火星,如今他身为超级生命体,应是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而不是默默老去。

所以,宁安的心性第一次有了转折,他想做些有意义的事,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决定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沉重。

玛丽号像是一条力气充足的大鱼,在冰山罅隙里穿梭。

巨型冰山的背后是一片冰块簇立的广袤冰原,名为德瑞尔冰原,德瑞尔在古希腊语言中是天赐之地、生命之源的意思。

冰下是古老的北冰洋,只有在太阳直照北回归线时,人们才得以见到这片蔚蓝的海洋。

德瑞尔冰原上的冰块绝大部分都是从东侧的超级冰山上崩落下来的,每年北半球进入夏季后,垂天冰幕就会进入脆弱期,在重力和太阳光的作用下,表面开始融解碎裂,巨大的冰块就会跌入大洋中,等待冬季跟整个洋面凝成一块。

几百公里长的的冰原面貌几乎一致,头顶是浓厚的辐射云,磁场紊乱,在冰山丛中穿行而不迷失方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奎因大爷之所以能够悠闲地坐在控制室喝咖啡,是因为他在第一次通过该线路时记录了一条弱磁力航线图,自动驾驶系统与磁力传感器建立数据链后,会自动选择匹配的坐标,虽然会有极小的偏差,而且冰山的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奎因只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手动矫正下坐标参数即可。

除了迷失方向外,最大的危险还是来自雪盖之下的水蚀裂隙,经过暖季刚过,冰层下的海水温度还很高,海水的流动和热交换会使得部分区域的冰层很脆弱,甚至还有未完全冻结的“冰眼”。

奎因在这一块颇有心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只要陆行船的速度够快,惯性定理就不会使他跌入裂隙深渊。

枯燥的旅程中,一边是煮不完的咖啡,一边是对着裂变反应釜的数据发呆。

宁安早就好奇裂变釜里的元素构成和元素衰期,虽然学校里的课本读物里早有介绍,但实际看到这些特质钢瓶里装的混合气态核元素的时候,他心里还有有种激动的。

几个世纪前,华夏著名的高能物理学家秣三农在实验室里制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微型反应堆,进一步证实了厌氧钛基钨钼合金材料能够安全可控有效地应用在液态金属冷却反应釜上。

虽然那个两米高的笨重锅炉看上去不美观,但推动人类历史一下子进入到泛核能时代。

秣三农的团队没有把这项举世瞩目的成就用以商业,而是毫无保留地公布出来,并于当年获得了国际联盟的“人类文明最佳贡献奖”。

随后,反应堆越做越小,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类开始把研究的方向转为生物燃料技术,这比高能核物理更难更缥缈。

支撑人类文明卓越发展的的三大支柱,其一是创造可以承载知识的文字符号,其二是懂得利用身外之物,其三是富有幻想性。

超级生命体的大脑总会跳出具有总结性的“世界观”,这大概是脑域开发到一定程度后,除了日常所需以外,大脑会多余出来一部分游离的算力,时不时提出不一样的见解。

宁安突然发现,跟之前相比,自己的艺术细胞似乎活跃了许多,在他的手边有一本名为《斯蒂格勒小镇》的法兰西小说,讲述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小镇里的一家人的故事,岁月静好的年代,祖孙十几代能守着一个地方也算是罕见。书中故事很平淡,家常琐事,感情亲疏,生老病死,在时间的滚动下变得尤其寡淡。宁安思索,在超级生命体漫长的生命周期里,等世事看淡后,他会不会最后选择提前结束生命,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他的大脑高速运行,一时半会儿也给不出答案,徒增饥饿感。

陆行船如深空游鱼行驶在极光下,雪原被染成淡淡绿色,静谧而瑰丽。

正在戴着眼镜看航线图的奎因突然抬头,一旁的雷达图上出现了一个光点,在玛丽号的前方,距离300公里。

“是黑旗帜的冒险者号!”

奎因摘下眼镜,看着雷达屏幕思忖。

从雷达视图上可以看出冒险者号是静止不动的。

安全航线就这一条,该遇到的总会遇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