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卷彩蛋:真实历史中的书中人物(第1 / 2页)

经过3百5十章、近8十万字的旅程,我们也终于迎来了给《北美洲再造中华》第1卷撒花的时刻了~

欢迎各位加入我的粉丝qq,群里还有本书的配套地图。(目前我还不太知道怎么在果有读者可以帮帮忙发到评论区我事先表示感谢哈~)

可能很多人因为不熟悉明郑的相关人物,以为书中的人物都是作者瞎编的,所以这里就单开1章给大家讲讲,书中的明人至少有78成的名字都是来自于真实历史。

其中郑克臧(1作郑克??)、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这4位应该是略微知道1点点明郑历史的人都有听说过的,其中郑克塽更是在《鹿鼎记》是1位重要配角。(不过金墉老爷子演义成分很多,按鳌拜还在的时间来算的话,这时郑克塽其实还没出生呢……)

关注南明和3藩之乱相关历史的人更是应当会相当赞赏刘国轩。

郑家军精于海战而疏于6战,往往在6地上面对清军时战绩非常难看,1659年郑成功北伐南京时更是联合张煌言倾巢而出,却因对南京围而不攻,最终被清军大败。

在“明郑6战拉胯”这种印象之下,郑经趁3藩之乱出台西征(1674年至1680年)时刘国轩的表现便足以令人感到眼前1亮——刘国轩原本受命在粤东活动,得知郑家军在福建进展堪忧时干脆放弃粤东,要求郑经给予军队最高指挥权,郑经便赐予刘国轩尚方宝剑、专征伐。得权之后,刘国轩果然率领郑家军多次大败清军,令人感到扬眉吐气。

但因郑氏在战略上的短视以及在外交上的失败,原本反清势头良好的3藩之乱东线战场(清廷扼守住了江西使得福建郑经和湖南吴3桂两军无法会兵)也最终迎来失败的结局,往往令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扼腕叹息。

明郑退回台湾之后,深感受挫的郑经不再理政,而是将政事都交给年仅十8岁的长子郑克臧,自己则躺平摆烂,以至于明郑最后几年出现乱局。

首先是西征结束以后,冯锡范有意为自己在台湾的权力和富贵做谋划,便先是找到建设台湾近2十年成果颇丰的东宁总制陈永华,声称西征的失败自己有很大责任,深感愧疚,有意向大王请辞。

耿直的陈永华也想做出表态,便向郑经请辞,未曾想郑经轻易地答应了下来,而那冯锡范却根本没有请辞!

半年之后,陈永华最终病逝。他的死是否是因为被冯锡范气着,史料并没有明确指出,但光是这么看就不难认为这是有关联的事件。

冯锡范在此之后掌握了侍卫(“侍卫”其实明郑军队编制及其长官的名称而不是指宫廷卫兵),又在1681年郑经薨逝时有意扩大自己的权势。

他知道郑经的世子郑克臧1定容不下自己,便联合以郑聪为首的郑经1众老弟,声称郑克臧乃是“螟蛉子”,1说指的是私生子,1说指的是郑克臧根本不是郑经的儿子而是假的、被抱来的。

这1批人又找上郑经之母、郑成功之妻董太妃,利用董太妃将郑克臧召来。在郑克臧前来之时,郑克臧的亲信沈诚、毛兴被挡在门外,而刚进门的郑克臧则被藏于房中的冯锡范部下蔡添袭击,随后郑聪等1众叔父1哄而上,将郑克臧打死。

随后,冯锡范、郑聪等人将年仅十2岁的郑克臧之弟郑克塽扶上延平王的位子,从此明郑进入了其国祚的末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