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村联军,一共凑齐四千兵马,其中一千三百人才是真正的主力,剩余的都是凑出来撑场面的黄巾军。
“据说山阴县城的守将并不是县尉,而是一个名为李景隆的将领,是临时派遣上来的。”
斥候回答道。
额……不会是他吧。
李济脑海里想起了一个草包将领。
明代李景隆,乃曹国公李文忠之子,在靖难之役被拜为大将军,率领数十万大军征讨当时的燕王、后来的明成祖朱棣。
结果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兵败,数十万朝廷军队被杀。最后朱棣带军威胁南jing,这哥们直接大开城门迎燕军入都。
朱棣与之交战时还取笑“赵括之败可待矣。”
由于李景隆的“出色战绩”,被现世人戏称他为“大明战神”。
“怪不得会守不住,估计真是大明战神本尊来操刀了。”
李济一阵无语。
还好自己来得及时,要是李景隆见到守不住了,重演一次“金川门之变”,一边喊着“渠帅,从这边进”,一边引黄巾军入城就完蛋了。
“曹刿论战中说到,彼竭我盈,故克之。我军虽然不过四千,但黄巾军连番攻城,早已经疲倦不堪,以精锐之师突袭黄巾的疲惫之军,岂有不胜的道理。我李某愿亲自带兵冲锋陷阵,杀得那吴桓片甲不留!”
李济纵马来到士卒面前振奋士气。
原先这四千人因为没有打过万人级别的大会战而感到胆怯,却被李济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士气上升。
主公都亲自上场杀敌斩将,他们又有什么退缩的理由呢?
咚!咚!咚!
章小明虽然勇武不行无法下场作战,但是在文天祥的建议下亲自擂鼓。
惊雷怒雷般的战鼓声响起,让士卒们热血澎湃,头皮发紧。
联军的大旗被树立了起来,随风飘扬。
伴随着如雷的擂鼓声四千人马从林中徒步奔袭而来,直冲黄巾军的后营。
李章联军的动静自然瞒不过黄巾军的耳目,就算他们再差劲,总不可能眼巴巴地看着对方冲营。
“报告渠帅!后面突然出现数量不明的大汉军队!”
黄巾斥候冲到在前线督战的吴桓。
“什么?!”
吴桓脸色一变,怎么偏偏在这个要紧关头中出现援军,明明还差一点就攻下县城了。
真是可恨啊!
要是被他抓到这支援军的主将,定让他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
“令前线撤军,后军变前军,先击退援军再说!”
黄巾军的号令兵吹起撤兵的号角,正在攻打的黄巾军被迫从城墙上撤下,如潮水般退却。
精疲力竭的县城守军终于得到喘息的机会。
在城墙上的李景隆嗅到一丝变故的味道。
求票,求收藏,求追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