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32.第229章 维内托一号(第2 / 2页)

起飞推力870吨的中大型火箭,7台液氧煤油发动机,可回收,怎么听着有点熟悉?

除了7台k120取代9台梅林1d发动机,青龙二号可以说就是plus版的猎鹰9号,外观看上去都一模一样!

而且作为光杆火箭,青龙二号一样可以发展cbc构型的“重型青龙”,不回收的最大leo运力就达到了81吨,妥妥的超重型火箭了。

重型猎鹰需要不回收才能达到的60吨运力,重型青龙回收就能做到。

而且和猎鹰9不一样,青龙二号首飞即回收成功,完美复刻了新远当初成功的步伐,让投资人心中大定,不那么急着马上推动蓝剑航天上市了。

在许多人欢呼鼓舞民营航天崛起时也有人发现了问题:

回收系统,买的;发动机,买的;就箭体是自己造,这怎么有点像各大手机厂商?

关键部件买回来自己组合,制造高技术含量的火箭,这能算自己研发吗?

当然算,而且大家很乐意。

青龙二号3.5亿元的国内报价马上就接到了单子:航天局准备年底进行天舟二号,上面已经决定了就用青龙二号。

如果老是用新远的火箭显得有点那啥,但要是雨露均沾那么航发委就可以出面说是蹄质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精简航天局任务了。

而且3.5亿对航天局来说真不贵,比不能复用的火箭便宜多了。

毕竟长七那离谱的ccbcc构型,9台k120还要整体回收,载荷系数确实低的可怜,但是航天局没停,打算继续下去,而且即将首飞。

而且长征七号的成本的复用成本才1.5亿多一点,该省还是要省。

青龙二号火箭现在也足够便宜,刚好填补一下空挡也挺好。

国内的其他民营企业也被青龙二号的成功给予了很大信心,也认为这种模式可以继续下去,快速提高自己的火箭发射成功率。

这同时也深刻影响到了国外的航天界。

8月24日,欧空局内一个平平无奇的常务会议上,意带利代表巴迪斯语出惊人:

“各位,我觉得阿丽亚娜火箭没必要继续发展下去了。”

此话一出,最激动的髪国代表安托万噌地一下跳了起来,直指着巴迪斯的鼻子怒骂:

“阿丽亚娜5是欧洲重型火箭最后的荣光!没有它,欧空局就没有自己的重型火箭!伱是要断绝欧洲的宇航学吗?”

巴迪斯不紧不慢:“阿丽亚娜5的发射费用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诸位,新远二号的国际发射报价才1.3亿美元,不能回收的火箭不值一文,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回收的新一代火箭。”

带嘤代表:“如果要发展新一代可复用级别的重型火箭,恐怕带嘤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对于带嘤提前帅锅的行为各国已经习惯了,巴迪斯只是翻了翻白眼,然后正声道:

“意带利有自己的重型火箭‘维内托1号’,它能在复用的同时将30吨载荷运往轨道,并且每次发射只需要2亿美元,是阿丽亚娜的十分之一!”

(本章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