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棠一晚上没有睡,她觉得,自己真的忘记了很重要的事情,但奈何就是想不起来,也就只能放弃了。
又过了七八日,苏棠一家将院子托付给了隔壁的胡家,带着行李,租了马车,朝着长安城去了。
胡大娘原本以为他们去投奔亲戚以后,就不再回来了,但见许绪如此郑重的将院子交给她,还嘱咐她得闲的时候帮他照顾一下院子里的桂树和墙角的草,胡大娘才反应过来,原来苏棠一家还是要回来了。
那样也好,她确实是舍不得苏棠和安安,也觉得许绪人好,值得相交。
继儿子去了府学念书后,苏棠一家离开了,胡大娘觉得太过安静,也觉得胡小妹整日在家绣东西,怕待傻了,又舍不得让女儿同她一起去卖豆腐。
于是听了儿子的建议,将女儿送去了新开的女学。
听说全国各地的女学都会有一名从宫里出来的宫女或者老嬷嬷教导,冲着这个名头,倒是有疼爱女儿的人家将她们送了去,即使入女学一年要交五百文的学费。
算上胡小妹,整个县的女学生才有二十一个人。
不少人家因为这五百文的银钱而放弃了让女儿念书,毕竟下战乱才平,好日子才过了不到两年,家里哪有那么多余钱呢?
原本胡小妹还日日念着安安和阿棠嫂,后来去了女学以后,要学的东西多了,怕跟不上课程,每日走路都在想着新学的知识,慢慢的,居然也很少有时间想起来安安她们。
就这么过了十多天,听到阿娘在饭桌上提起:“也不知道阿棠她们行到哪里呢?有马车,走官道,应该是快的。
唉,你阿棠嫂嫂大病初愈,安安又是自小身体弱,那位夫人也生着病,也不知道你许大哥一个人怎么照顾的过来。
当时应该跟着去的。”
胡小妹原本也有些忧愁,待听到阿娘这些话,忍不住笑道:“阿娘在说笑呢,你怎么舍得我和哥哥,再说,安安她们是送那位夫人回长安城寻亲,我们怎么好跟着去。”
想到这里,胡小妹心念一动:“阿棠嫂她们是长安人吧,我听着他们说话的语调很像女学的师父。”
“我总觉得她们和我们不一样,或许还是什么贵人呢。”
“哪里是什么贵人,你怕是念书念傻了,你许大哥都不识字,天底下哪有不识字的贵人呢?
若是那些世家贵族,怎么可能沦落到我们这个小城里,不过那位夫人倒是气质出尘,看着就不平凡。”胡大娘说着,又道:“唉,说这些干什么,对了,你今天的大字写了没?
你们先生说了,你脑子机灵,书背的快,但就是字不好好练……”
……
被胡大娘和胡小妹惦记的苏棠她们已经来到了赵州,原本现在已经到同州的,但在路上的时候,安安病了一场,就耽搁了行程。
谢玉和已经恢复了视力,她此时正给安安缝着衣服,看到安安时不时的望着外面,开口道:“想你爹爹娘亲了?”
安安点头,“是啊,姨奶奶,你说阿爹阿娘怎么还不回来,她们不是去买干粮的吗?
都出去好半天了,应该回了啊。
唉,若不是阿爹不识字,又怎要劳烦阿娘和他一起去,阿爹回来,姨奶奶得帮我劝劝他,让他学着认字吧。”
安安说着,皱了皱鼻,她都认得好多字了,但阿爹却怎么也记不住字,一个简简单单的人字,她教了阿爹三天,阿爹也不会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