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8章 新诗懒写,美酒尚温(第1 / 2页)

“燕子不归春什么意思?”王子虚说,“这是个残句啊,放这里根本不通啊。”

电话那头,感觉刘科长声音都在流汗,说:“等会儿,我看看……”

王子虚问道:“刘科长,你念的是谁写的?”

“是领导写的啊。”刘科长低声说,“他专门跟梅主任说了要求,这次来参会的很多外地文艺界人士,要彰显西河文化底蕴。他亲自动笔,在纸上刷刷写了四句,我原封不动照着念的。”

王子虚说:“领导读过很多诗吗?”

陈斌在一旁说:“那还用说?领导中文系出身,出口成章,我们全市都知道,知道系统内上下怎么评价他的吗?‘儒官’。”

王子虚想了想,说:“这四段,分别是春景、夏景、秋景、冬景,领导应该是分别用了描写春夏秋冬的四句诗,不过估计他写得匆忙,只写了半句,剩下是让我们自己填。”

陈斌听完,马上双手抱头。他又快炸了。刚才来一个让自己填,现在又来一个让自己填。

刘科长略一停顿,说道:“对,你是对的。赶紧,你们那里有没有电脑,赶紧查,我把四句诗拍照发你。”

陈斌咆哮道:“只剩三分钟了哥哥!还要现查!这弄完我等会儿要开到100码才能把稿子送到啊!你们那里有没有打印机?要不写完了去打印出来吧!”

刘科长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现场会在清凉山庄开的,这地方郊区,最近的打印机都有5公里远啊。”

王子虚说:“别吵了!”

两人安静下来。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这是戴叔伦的《苏溪亭》。快点,下一句。”

陈斌颤声问道:“兄弟,你确定?”

“确定,快点。”

刘科长马上道:“下一句是,绿树阴浓夏。”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的,《山亭夏日》。”王子虚说。

陈斌双手抓着头发,在心中大呼“我操”。他很想问王子虚怎么记这么清楚,到底是真的还是瞎编的,但生怕打断他思路。

刘科长接着道:“下一句,红叶黄花秋。”

王子虚正准备敲下,忽然眉头一皱:“不对。”

刘科长问道:“怎么了?”

王子虚凝眉想了想,又展颜道:“对的对的。红叶黄花秋正乱,白鱼紫蟹君须忆。苏轼的。”

陈斌在一旁盯着他:“哥哥,你别吓我!”

王子虚不是吓他。主要这一句“红叶黄花秋”和其他两句不一样。

“红叶黄花秋”这句,在历代用过不止一次。比如他能想起来的,就有“红叶黄花秋正乱”“红叶黄花秋意晚”还有“红叶黄花秋又老”。

但是,除了苏轼这首,其他几首都是词,跟前面风格不统一。

如果领导真是中文系毕业的“儒官”,那他肯定对这方面十分讲究,不会又是诗又是词,把风格弄得很混乱。

所以他又恍然道“对的对的”。

刘科长道:“最后一句,卧看梅花冬。”

王子虚再次眉头一皱:“不对。”

陈斌叫道:“怎么又不对了?!”

刚才这一拉一扯,他像是在坐过山车,心脏有点受不了了。

王子虚说:“没有这句诗。”

“什么没有这句诗?”

“历史上没有这句诗。”

刘科长问:“你确定是‘没有’。”

王子虚说:“确定。”

刘科长说:“查。”

陈斌气喘吁吁地坐下来,在旁边一台电脑上搜索,过了会儿,他道:“确实没有。”

有卧看西湖的,也有卧听风吹雨的,也有看山看水看云的,就是没有“卧看梅花”。

三人同时陷入了沉默。

最后,是陈斌首先恢复了理智:“来不及了,要不就这样吧。”

刘科长说:“前三段都有帽子,就最后一段没帽子,那念出来不是在文艺界出大洋相?别人还以为我们连四句诗都找不出来呢!”

陈斌说:“那干脆前三个都删了。”

刘科长犹豫了。

过了会儿,他说:“不行,不能不戴帽子。领导都明确要求了,引诗引诗,帽子全拿掉了,读起来都不顺口,听着也太明显了,到时候领导不高兴,你能承担起责任?”

陈斌咬咬牙,说:“要是宁才女还在这里就好了。她肯定知道怎么弄,让她帮帮忙就好了。”

刘科长说:“宁才女在?你有她电话吗?”

“有也来不及了。”陈斌抬手表看了一眼,“还有一分钟。”

“这一句是让我们自己写。”王子虚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