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你对过去有这么清晰准确的定位和记忆。”李政佩服地望着齐天翔,“这似乎与你的年龄不相符,更应该是经历了一个时代的老人的睿智。”
“其实,对于你们这些生于七十年代的人,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认为,能够生于六四年是幸运的,作为六十年代中的一年,六四年似乎有着太多包括新生命在内的新的期盼”,齐天翔看着李政撇嘴,又补充道:“当然你可以说我粉饰自己的出生年月,但不管怎么说,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六四年似乎给了历经灾难和困境以新的希望,而希望往往是伴随着新生命一起延续的,换言之---新生命是希望存在的载体。
纵观六十年代的历史,前三年的自然灾害,以及由五十年代末大跃进而来的**,加剧了灾害的范围和程度,使得痛定思痛的国人在六四年之后的二到三年里,对新生活有了更具体、更确切的认识。这就是新生命的孕育,以及新思想方式对旧思想体系的革命,也就是此后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不管现今对那场政治运动的评价如何,一场由新生活的期待而引发的政治运动,都是有着其深厚的民众思想和文化基础的。抛开了政治和经济的因素,六四年的出生的确带来了幸运,此后的政治运动以及延续的岁月,给童年带来的只是快乐,只是无忧无虑的玩耍和游戏。尽管物质的缺乏和生活的困顿,使得游戏难免单调,但玩具对于孩童来说从来都不会缺乏的,因此单调的游戏却并不让人乏味,相反同是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伙伴却是很多很多,这也给童年的快乐带来了更多的意义。童年的快乐随着学业的开始而延续着,书包的重量相对于现今的孩子们来说,那就不是幸运,而是幸福了。简简单单的书包,简简单单的学习,蒙童的启蒙不是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的,也不是从《剑桥英语》、《美国天才教程》起步的,而是从‘社会主义好’、‘中国**万岁’这些最基本、最朴实的思想教育入手的,因此快乐的学生时代就是在这些简单、朴素的思想中开始,潜移默化的灌输和培养着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理想、道德,而教育的出发点也是重‘教’更重‘育’,更加注重身心的培养,思想观念的养成,这样行之有效的方式贯穿在整个的七十年代。学工、学农、学兵,成为那个时代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习性养成的重要手段,因此学习使我们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体验社会和生活的艰辛及努力创造的快乐,也使得思想境界愈发的朴实和真实---长大后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而雷锋、王杰、黄继光、王进喜就是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学习和教育是办教育的出发点,而不是现今的教育产业化,教育是真正党和政府培养接班人的摇篮,因此辍学和失学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减免学费甚至书本费是常态的措施,而不是施舍或救济,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在平等、平静的状态下接受教育。学校生活是平静的,**很少或很难干扰到学校,尽管期间的七六年的伟人离世、***垮台,带给我们的也只是片刻的休息和放假而已。整个七十年代的学习生活,似乎平静而平凡,但却是理想、信念养成的最后时光,感谢那个岁月的朴实和真诚,使得快乐和幸福,始终相伴着我的成长。
进入八十年代,错过了**大哥哥大姐姐集中高考的两年,考学也变成了同年龄段学生的竞争,大学时期又不断地改善着学习环境,毕业还有得分配。工作后就有了干部的身份。接下来的幸运一个接着一个,工资调整使得多年的低薪制自然终结,而在工作几年后就拿到了老教师几十年都没有达到的数额;似乎没有办法衡量幸福,更没有办法度量幸运,更不能以出生界定优劣,但又似乎冥冥中有这么一种力的存在,又似乎不是。其实,幸运与否,幸福与否,不是时势所能左右的,而冥冥中的力也只在自己心中,自己的看法才是幸运或幸福的唯一标准和标志。以前所受的教育是爱党、爱国、爱家、爱人,都是有具体的目标和指向的,而今社会极度分化,过多的人被社会边缘化,爱没有了主体,也就没有了动力。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剧。劳动创造财富,是每一个正常社会都应该推崇的行为规范,以资本推动或钱生钱的理论依据,就是鼓励劫贫济富,就是鼓励不劳而食,怎么都不应该成为社会主流。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育人,而不是育才,更不是培养所谓精英。本末倒置的教育理念培养的除了佳禾不识的废物,就是没有道德修养的白眼狼。是该反思教育的优劣和本真了。”
一番宏论说的李政频频点头,尽管他可以反驳,却也没有反驳和必胜的把握,因此主动休战,“可惜,现在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是啊!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而且是可读的书也越来越少了。有了电视,有了电脑,特别是有了手机,人们的眼睛都被这些事情占据了,宁愿几个小时地坐在电视、电脑前,或者抱着手机玩游戏,也不愿捧着本书坐到树荫下,洒满阳光的阳台上,静静地读上一会书,让内心与历史先贤、大哲进行一次灵魂和智慧的对话,或者在阅读中思考人生、感悟生命。”也许是觉得太过严肃,齐天翔放缓了语速,“不过,现在可读的书也确实不多了,也是受到电视、电脑和电子媒体的冲击,出版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而且改制后走向市场的出版行业,也在混淆着市场,甚至说迎合也不过分。现在到书店看看,书是不少,可以说是琳琅满目,而且装帧精美,但不是养生的,就是养身的,或者是说教的,再要么就是名人传纪、创业奇迹,如何成功这样的书籍,似乎成功可以不经历磨难就可以复制,似乎别人的成功不管经历了什么变化也可以模仿,而且多家出版社商量好了一样出一种类型的书,要国学都是国学,什么都翻出来了,要励志都励志,似乎都想到了一起,而且都是装帧精美,价格不菲,让人望而却步。”
“这就是快餐文化的特点,速成速饱,有没有营养另外再说,这也是经济社会实用主义的一种集中表现吧!”李政忧虑地说着。
“真不知道,一个不读书的社会靠什么凝聚力量,又靠什么在未来的时代与世界竞争,一个身体强健、脑满肠肥却头脑空空的民族不还是东亚病夫嘛!”齐天翔说不下去了,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纾解自己心中的郁愤。
李政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这现实的问题其实也长久地困扰着他,但说开来却也是没有解决的好办法,毕竟社会发展造成了这样一个病态的现象,不是一己之力就能够扭转或改变的,甚至自己的力量连方子都开不出来,因此转移了话题,轻松地调侃道:“咱们俩总不能站着这么聊天吧。”
一番话把齐天翔也逗笑了,看看摆在窗户下的沙发,不无调侃地笑着说:“沙发摆的位置不错,这样躺在沙发上看书,不累,光线也好。”
“什么都瞒不过你这双敏锐的眼睛”,李政看着齐天翔笑着,“摆在这里就是为了看书方便,有时候中午躺在沙发上看会书,感觉舒服多了。你快坐吧,我给你倒茶。”
“别倒了,你如果没事,陪我出去走走转转。”齐天翔拦住李政,认真地说。
“有目标吗?”李政警觉地问:“准备到哪里转转?”
“到没有什么目标,随便看看。”齐天翔坦率地说:“现在身份自由,可以随便走走看看,下来就不一样了,前呼后拥的,看什么都是假的。”说着话加重了语气道:“到曙光机械厂看看吧。前些时看到一个材料,企业改制以后职工生活困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