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9章 天坛公园(第1 / 2页)

第二天一大早,我和江雪梅来到天坛公园。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

内坛主要建筑物南有圜丘坛、皇穹宇等,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等,由一条贯通南北的宽阔御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

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

天坛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建筑中的瑰宝。

我们从天坛公园西门进入,沿宽阔的步道向东前行。

这是外坛,没有多少建筑物,路两旁是大片的古松柏,肃穆庄严。

走着走着,看见路南有一片建筑物,有人说那是斋宫。

从斋宫北门依次走出许多穿古装的人,这是表演祭天典礼的演员,穿着皇帝,大臣,宫女、太监,仪仗队等各色服饰。

我们随着这些人一直往东走,进入了内坛,祈年殿等建筑物,近在眼前。

同行的人告诉我们,祭天大典表演还有一个小时,我们趁这段时间可以游览北区。

北区的祈年殿最为雄伟壮观,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

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皇乾殿,坐落在祈年殿以北,环绕祈年墙的矩形院落里,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

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位的殿宇。

重点看了这两处,其余各处,都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然后我们沿着南北御道,向南来到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周围是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

我和江雪梅站在较远的两处对讲,果然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

祭天大典表演就要开始了,我们来到露天圜丘祈谷坛。

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坛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攒尖顶,宝顶鎏金。

祭天作为人类祈求神灵赐福攘灾的一种文化行为,曾经是中国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至清末,一直举行祭天典礼,绵延约五千余年,可谓源远流长。

祭天典礼开始了,“皇帝”及各色人等各就各位,鼓乐齐鸣。

司仪官大声宣布议程,然后依次宣读祭文、摆上猪羊等各种祭品、行三叩九拜之礼等等。

祭天典礼宏大而庄严,很有时代穿越的真实感,祭天活动表演大约持续了十五分钟。

我们又游览了天坛内的斋宫,这是皇帝祭天前三天沐浴和静思的地方。

斋宫俨然就是一座小皇宫,有城墙、护城河,内有几座宫殿,富丽堂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