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御史台,就要改成依据检具办案,查清楚出现的情况,直接拿人办案,再交给刑部问罪。
在赵桓思考的时候,一阵脚步声传来,黄经走了进来,行礼道:“官家,康王求见。”
“传!”
赵桓吩咐一声。
黄经传下旨意,不多时,赵构走了进来,行礼道:“臣弟赵构,拜见官家。”
赵桓说道:“九弟,你今天入宫有什么事情?”
赵构正色道:“回禀官家,臣弟来请旨,想要在半个月后起程去倭国。之前臣回了东京城,原定计划待半个月左右就离开的。”
“中途父皇因为吃了丹药昏迷,臣弟去伺候了一段时间。”
“现如今,父皇身体基本恢复了。”
“臣弟想着,再伺候半个月左右,也就不需要人看着,就可以起程了。”
赵构迅速道:“臣弟这一次来,是希望官家能给一些支持。否则,臣弟去了倭国,也无法迅速打开局面。”
赵佶炼丹服药,最终是栽了。
吃了药后,浑身炽热,以至于高烧不退,烧得都昏迷了。多亏宫中的御医及时诊治,才把赵佶从死亡边缘救了回来。
即便如此,赵佶还是很虚弱。
赵构就一直在伺候。
其他在东京城的皇子,也陆续去探望了,赵佶也慢慢恢复。
赵桓也去看望过,对于赵佶自找死路的事情,他只是委婉提了几句话,并没有就禁止赵佶,反正小命是赵佶自己的。
明明可以花天酒地,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却要去炼丹服药修仙,把自己炼死那是赵佶自己作死。
赵佶也怕死。
吃丹药出了问题,再也不搞什么丹药长生了,彻底老实。
赵桓看着神色很迫切的赵构,开口道:“九弟你需要些什么,具体可有想法?”
“我要货物,尤其是茶叶、瓷器和布匹!”
赵构毫不犹豫给出了答案,继续道:“除此外,再有两百余精兵也就差不多了。”
赵桓略微思索就明白了,问道:“你是打算以商人的身份进入倭国,先打通关系,了解倭国的情况,再伺机取代吗?”
“官家圣明!”
赵构连忙点头道:“臣弟就是这么想的。”
赵桓吩咐道:“你要去倭国,不要藏着掖着,可以招揽一些人才,带上人才协助你。到了倭国,才好伺机而动。”
赵构感激道:“臣弟谢官家隆恩。”
宗室子弟,随意招揽人才,这是极容易犯忌讳的事情。
你是宗室,招揽无数的人,意欲何为?
现在赵桓主动给了口信,赵构就可以大胆去做,能准备得更充分,不像昔日去大理那样很简陋。
赵桓安排了赵构的事情,忽然道:“关于你去倭国,以及鼓励宗室子弟去外面,宗室中有什么反应?”
赵构说道:“一些人愿意,却在观望,因为不知道具体结果。估摸着,要等着臣弟去了倭国才知道。”
“还有一些人,说在国内可以享受,却要跑去外面蛮荒之地找罪受不值得。”
“总之,有人心动有人不愿意。”
“臣弟认为,等臣弟在倭国开拓出一番事业,自然就不一样了。”
赵桓点头道:“你好好去做,朕在后面支持你。”
赵构心中也兴奋起来。
皇帝支持,他自然就更容易立足,他再一次点头应下。
赵桓甚至留下了赵构用膳,兄弟两人一番兄友弟恭,一顿吃喝拉近了感情后,赵构才恭恭敬敬离开了皇城,回去准备远行倭国的事情。
……
九月的东京城,秋风早已经来临。
天气转凉了。
城外的街道上,有着一辆辆马车行驶而来。
车队周围,更有禁军护送,一派肃杀景象。
赫然是陈东回来了。
陈东和赵楷一起回来,同时押送着大批的金银珠宝回来。一箱箱的金子银子,全都要人护送,还要车夫运送,所以征调了一批百姓来护送。
陈东也没有亏待百姓,不是以徭役的方式征调,是以雇工的方式,每天都是结算了工钱,还管饭的。
队伍从渡口下船,一路往城门来。
距离城门口越来越近了。
临近城门口,赵楷却坐不住了,看向不苟言笑的陈东,拱手道:“陈大人,本王先走一步,先回王府去了。”
“王爷慢走!”
陈东点了点头。
赵楷觉得陈东无趣。
一路上,赵楷都主动找陈东谈话,希望和陈东拉近些关系。
可是陈东的话很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几句话就聊死了,根本聊不起来。
赵楷无奈,才熄了拉近关系的心思。
赵楷吩咐马夫停下,下了马车后,带着郓王府的人离开了。
陈东押送着物资,继续进城。
马车来到城门口,还没有跨入城内的时候,一声大喊传来:“官家有旨,陈东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