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承恩要走,李适赶紧说道,
“王公,不知道哪天有空,在下前来拜访一二。”
王承恩微微一笑没有说话便走开了。
见李适不仅升为侍读学士,还当上了兵部右侍郎,真可谓一步登天啊,亲近几人不由高兴不已。
要知道同年进步了,帮衬自己一下,那还不起飞。
而魏藻德这家伙则是满脸的不服气,羡慕嫉妒恨直接挂在脸上。心里想着自己也要学李适这样给皇帝上奏章,给皇帝献策。
李适安抚好几个同年,便走到翰林院内堂找到翰林院的詹事黄景昉,崇祯十四年黄景昉以詹事兼掌翰林院。
李适也不客气,直接找到一个位置坐下,此时房内只有李适黄景昉二人。
只见黄景昉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李适,你今天太冒险了。当今皇上是怎么一个人,你不是不知道吧,怎么还陷进去啊。”
“要知道你可是崇祯十三年的榜眼,只要熬资历,一样可以平步青云。你今天这样迫不及待地进入官场,你究竟图什么?”
李适淡淡一笑,“图什么,图为国为民呗。”
黄景昉更是愁苦,“哎,你这孩子,为国为民也不能让自己陷入险地啊。”
“现在首辅周延儒也对你很不满,以后必然会不断给你使绊子,让你难以成事。长期以往,皇上对你的好感逐渐降低,是很要命的事啊。”
“可惜,我当初答应你父亲,好好照顾你,以后可能要食言啦。罢了罢了,就算事不可为,我就拼着罢官也要保全你。”
原来黄景昉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和李适的便宜老爹李宏是同年,二人两次到北京参加科举,不过黄景昉第二次便中第。
而李适的便宜老爹李宏考了三次也没有中第,最后死在第四次的赶考路上。
黄景昉是福建晋江人,也就是泉州人。而李适是浙江鄞县人,也就是今天宁波人。
这两个地方都是大明的对外港口,所以很早的时候黄家和李家就有生意上的往来。
所以李宏和黄景昉不仅是同年关系,更是世交的关系。李宏临终前专门给黄景昉写了一封信,让黄景昉照顾一下自己的独子李适。
没有想到李适也很争气,居然考中了崇祯十三年的榜眼。当然崇祯十三年的考官之一便是黄景昉,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便宜关系。
于是李适便顺利进入翰林院,翰林院的老大黄景昉也对他很是照顾。
李适在翰林院的两年安安静静,从不惹事生非,对此黄景昉很是满意。
但是李适突然暴起,让黄景昉很是猝不及防。今天的朝会黄景昉都没有去参加,本来就对李适去参加朝会颇有微词。
但是没有想到李适居然在朝会上大放厥词,虽然得到了皇帝的宠信,但是也得罪了一大票实权官员。
你以为李适看似得到了皇帝的信任,破格录用,但是这里面有很深的水啊。
本来翰林都有在翰林院干满三年的铁律,李适不过区区两年便被皇帝做了其他差遣。
这让很多熬资历的翰林很是不满,更是让满朝大臣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