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些陌生的文字里,凉辞捕获了大大小小的情报,细微之处,天下尽显。我们在斗室之内,对皇宫内外,天下局势了如指掌。
凉辞告诉我们:
顾长安与太后在普宁宫闭门长谈了两个多时辰,天色将明时,进去送茶的宫人清理出一地碎瓷。
看守冷宫的所有侍卫被太后就地处死,罪名是玩忽职守。当初伺候兰颖儿的几个贴身宫女也无辜遭殃,被诬陷偷盗独秀宫里的财物,杖责而死。
早朝之上,有官员上书陈表,对于凉辞谋害兰颖儿的罪名提出质疑,帮凉辞求情,顾长安却勃然大怒,摔了那些官员的奏章,责令不许再议。
朝廷关押了凉辞和我,并且要数罪并罚,以儆效尤的消息一日之间传遍京城,百姓奔走相告,齐声呼吁,恳请皇上念在凉辞为长安子民立下的汗马功劳之上,能够明察秋毫,切莫冤枉无辜。
顾长安却只冷冷地回了“功不抵过”四个字作为回应。
金鳞与土麟率领五千先锋尖刀士兵,在城外集结待命,严阵以待,只等我们一声令下,立即挥军攻入。
消息源源不断地送进来,情势越来越不妙,我的心也越来越沉。
这次,外面送进来的消息更糟,凉辞的面上亦笼罩了一层寒霜,久久沉吟不语。
他说:朝廷大军在近黄昏时,毫无征兆地包围了麒王府,说要搜查他的通敌罪证,最终一无所获,垂头丧气地空手而归。
我的心就猛然跌落进谷底。
太后早在早朝之时,就已经开始出手,杀人灭口,封锁消息,而顾长安仍旧态度晦暗不明。
究竟是相信凉辞,顾念他的功劳与兄弟之情,还是江山重要,宁肯错杀,也不枉纵?我想,他也是一时之间,难以定夺的吧?
他会在同太后一起时,愤而争执,也会在朝堂之上,对着为凉辞求情的官员大发雷霆,可见心里是在怎样激烈地挣扎。
他应该也是在害怕吧?我暗暗地想,凉辞在军中的威望,在长安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哪一样不令他感到自己的皇位岌岌可危?如今,凉辞的身世,顾家对离王府的卑劣作为,虽然太后一直在拼命掩饰,但是,如果有一天被公诸于世,引起天下人非议,他顾长安的天下是否能够坐得安稳?
所以,顾长安出手了,他搜查麒王府的行为表示,他对于凉辞的身世的确是很忌惮的。他害怕,凉辞手里会有那一纸密诏,会对他的皇位,他顾家的江山构成威胁。所以,他要先下手为强。
师傅绞尽脑汁,思忖半天,也只说自己的确见过那纸密诏,就在当初离王府的书房里,薄如蝉翼,卷起来也只有不起眼的一点,不及麻绳粗细。但是,那密诏究竟被离王藏在哪里,师傅并未留意。是否已经随着那场大火付之一炬,也谁都不知道。
那纸密诏,随着离王的牺牲,已经永远地成为了秘密。
若是,能够找到密旨,事情会是怎样结局?
我一直在纠结,终究忍不住问凉辞:“若是顾长安真的为了锦绣江山,不顾兄弟情意,反目成仇,你怎么办?”
凉辞摇摇头:“将来如何,我还没有想好,因为,这其中所牵扯的东西太多,并不是我一个人舍得与不舍的事情,也不仅仅只是顾家与我离王府的恩怨。
若是,我能够简简单单地舍弃也就罢了,这区区皇宫还困不住我顾凉辞,偏生不能。
扛起江山,我不屑于,非我所愿;放手天下,我又唯恐会没有能力保护我的爱人,我的兄弟。我不得不肩负着五千将士的性命以及他们家人的幸福,这些全都在我的一念之间。
顾长安心里矛盾,我的心里何尝不是一样?所以,我愿意等,等他顾长安先做出最后的决定。
若是他无情无义,与先帝一样,不择手段,不惜反目的话,我顾凉辞也愿意为了我的家人,为我亡去的父亲,振臂高呼,倾力一战,热血祭亡魂!”
本书来自